家庭教学:衡量无标准,订制需统筹

 作者 | 苏展   发表时间 | 2014-05-29   来自 | 教育家



 【原题:在家上学 | 私人订制式教育比想象得要难】

据美国家庭教育研究院估计,2010年有204万在家上学的孩子,占全国学龄人群的4%。

 

“我不想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被送到一个糟糕的地方求学。”

出于对当地小学教育质量的怀疑,英国母亲罗琳(Lorraine)和黛博拉(Deborah)决定让孩子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

据美国家庭教育研究院估计,2010年有204万在家上学的孩子,占全国学龄人群的4%。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表明在家上学的孩子比大多数高中学生更擅长社交,且大学毕业率高于接受传统教育的同龄人,他们的绩点(GPA)更高。

“让孩子们在家上学是一个很冒险的选择,因为如果想要行之有效,需要家长非常多的精力、耐心和能力,工作量非常大。”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专家维吉尼亚•M•希勒告诉澎湃记者。

目前,美国已具备成熟的家校联合机制:“在家上学”的孩子随时进入公立或私立学校继续学习,而公立学校的设施也向“在家上学”的孩子开放。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克里斯•德迪(Chris•Dede)指出,这种对接模式很有挑战,毕竟没有衡量“家教”质量的标准,孩子学业水平有很大差距。

 

培养“牛孩”没那么简单

按照英国学制,四岁的女儿瑞秋要入读小学学前班。可是,罗琳听说当地小学的口碑很差。

当时,她和丈夫想为女儿寻找一种可以代替学校的教育模式。罗琳说,“我当时觉得自己不能做好,但想想当地学校的质量,就决定放手一搏。”

瑞秋是一个喜欢讲话,好奇心很重的孩子,罗琳不希望学校的规定改变女儿的本性。“她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喜欢马上提问,但学校不会让她这么随心所欲。在学校,她会被教导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甚至包括什么时候该上厕所。”

与罗琳相似,黛博拉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在家上学,也是因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身为教师的黛博拉表示,学校对孩子成绩的要求之低令她“无法忍受”。

黛博拉的大儿子在一次满分为20分的数学考试中仅得5分。之后,他的各科成绩都出现直线下滑。

黛博拉和丈夫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表达对孩子成绩的担忧。老师却对他们的忧虑感到很惊讶,认为黛博拉的孩子表现“很不错”。黛博拉惊讶至极,“难道老师真的认为仅知道25%的答案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学校对我儿子的期望?”

她当场决定把孩子接回家教育,“不能让他们在要求如此低的教育体制中继续求学。”有着15年教学经验的黛博拉辞去了工作,专心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

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不能使黛博拉轻松多少——除了母亲和老师,她还是孩子们的厨师和朋友。多重身份令黛博拉几近崩溃。她回忆说:“有时候,丈夫去工作的时候,我甚至会埋怨他。他总算能离开家,进入成人世界用成人的思维跟别人交流,可接下来的8到9个小时,我得和孩子们独处。”

每年,黛博拉还要应对教育部门的年度检查。“每次教育部门的人问我儿子‘你是否喜欢在家上学’时,我总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有一次,她儿子说“妈妈不允许我玩耍,以及进行一切娱乐活动”。黛博拉回忆说,她紧张得差点贿赂检查人员,担心他们把孩子们送回学校。

除了这些,黛博拉和罗琳两位母亲还要应对一些共同的难题:社交能力、考试、(由于缺乏设备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初中升学以及对自己教育质量的担忧。

“我不敢说我一直自信能够教好她。唯一不让我担心的就是她的社交能力,她总是很开心地和周围的人闲聊。”罗琳说。

瑞秋刚开始在家上学的时候,当地并没有多少“家教”(在家上学)团体,最近一个团体离罗琳家约有20英里(约合32公里)。这让罗琳不止一次地反思自己的决定,“毕竟一个班级有30个孩子,我担心瑞秋不能融入同龄人。”

幸运的是,他们后来找到并加入了一个“家教”团体,孩子年龄段的分布从婴儿到青少年。罗琳了解到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居然能够运用二阶多项式插值算法,这是进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才会要求学习的内容。“这仅仅是其中一个‘牛孩’,我非常吃惊。”罗琳说。

 

美国实现家校对接

在“家教”圈子里,“牛孩”绝非个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刊文称,“家教”孩子的大学毕业率高于接受传统教育的同龄人,他们的绩点(GPA)更高,也比大多数高中学生更擅长社交。

相关研究则表明,“家教”孩子的数学和阅读水平远高于当地公立小学学生的平均水平。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加拿大康卡迪亚大学和蒙特爱立森大学的研究人员曾于2011年选取国内两省共74名,年龄段分布在5至10岁的孩子进行研究:其中37个孩子在家上学,37个在当地的公立学校上学。

这些学生参加研究人员组织的标准考试,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数学和阅读成绩中,公立学校的孩子与学校同年级平均水平持平,或者略高一点;在家上学的孩子数学成绩高出上述平均成绩半个年级,阅读成绩高出2.2个年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指出那些学有所成的“家教”孩子往往是接受结构化课程授课的。那些采用自主学习,即不使用教师、教材和考试的“家教”孩子远远落后于前者。

 

为什么“家教”出“牛孩”?

加拿大康卡迪亚大学教育专业教授Sandra Martin-Chang指出:“‘在家学习’的优势体现于更加小班化的教学,更多的私人辅导,同时孩子们在指导下花费更多精力在诸如如阅读和写作的核心课程上。”

根据个人经验,黛博拉则表示“家教”让自己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如果我的孩子不理解,我就可以耐心地再教一遍,不像在学校,老师要照顾大部分学生。”

但是,“家教”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英国《卫报》曾刊文指出,部分“家教”父母进行“填鸭式”教育,忽略了为孩子“量身定制”课堂作业。曾经有一名家长向教育专家咨询,请求推荐数学练习册,可是请求中没有孩子的年龄,能力以及成绩以及在学校所学的课程。这令专家感到“非常不负责任”。量身定制的教育正是“在家学习”孩子的制胜所在。

所幸两位母亲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罗琳的女儿瑞秋收到了所有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黛博拉的大儿子被当地最顶尖要求最严格的的中学录取。

对于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决定,她们都表示不后悔,“如果再选一次,仍然会这样做。”

澎湃记者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家教”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复兴”。其中,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大户”。

据美国家庭教育研究院估计,2010年美国有204万在家上学的孩子,占全国学龄人群的4%,10年间人数几乎增长了1倍。

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 对学校环境的担忧、提供宗教或道德教学的需求和对学校学科教学的不满是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最主要原因, 三分之二以上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均选择了这些选项。

“在家上学”在美国出现时,曾遭遇强烈的争议。但是,从1993年开始,美国各州先后通过了父母自教自养的法案,确立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

加之其家校联合机制的成熟,“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对接机制:“在家上学”的孩子随时进入公立或私立学校继续学习,而公立学校的设施也向“在家上学”的孩子开放。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克里斯•德迪(Chris•Dede)对澎湃记者指出:“这种对接模式很有挑战,毕竟没有衡量‘家教’质量的标准,孩子学业水平有很大差距。在美国,公立学校试图接触这些在家上学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参与学校部分文体课程,或者帮助家长教授其中一些课程。”

 

专家:孩子要学会社交

由于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家长很难兼顾“家教”和工作。

詹妮弗(Jennifer Kulynych)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名健康护理律师,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也是“家教”的实践者。

孩子们开始在家上学后,她就没有了休息时间。她没有时间看电视,除了买生活必需品没有时间逛商场,每天早晨5点钟甚至更早就要起床。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她的生活被一堆堆脏衣服、乱糟糟的房间以及来自办公室源源不断的新邮件提醒声包围。

“我很想让我的丈夫帮我,但他得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詹妮弗说。尽管实践了“家教”,但她并没有辞职,“我觉得再继续下去,我简直就要疯了。”

对于同样要工作的中国妈妈,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专家维吉尼亚•M•希勒认为,在中国“家教”不具备实际操作性。

希勒对澎湃记者表示:“据我的了解,不少在家上学的孩子有一些学习障碍或者在学校遇到过重大的挫折。的确,一些家长通过结构化课程授课,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做得非常出色。但让孩子们在家上学是一个很冒险的选择,因为如果想要行之有效,需要家长非常多的精力、耐心和能力,工作量非常大,在教授课程的同时还得传授给孩子们基本的社交技能。毕竟,在家上学孩子们待在家里的时间会比较多。”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熊庆年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熊庆年表示:“在家上学需要资金、时间和家长本身的能力。低层次的教育,家长尚能应对,那高层次教育呢?再者,教育的部分目标是为了让孩子‘社会化’,现在中国有那么多独生子女,在家上学如何解决他们的社交技能?”

就连罗琳和黛博拉也坦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适应的”。


相关链接

附:1975年10月1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家庭就是学校》一文,这是美国全国性刊物首次刊登“在家上学”的案例。以下是“在家上学”的课程表:

9:30: 阅读

10:00:数学

10:30: 科学

11:00: 和父母一起练瑜伽

茶歇

11:30: 绘画

12:30: 中饭

1:30: 写作

2:30: 历史和地理

3:00: 瑜伽

6:30: 西班牙语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