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拍板: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的报告收回来……

作者 | 杨学为口述 发表时间 | 2017-06-07     来源 | 环球人物

 

身为记者,有机会认识一种人,曾主导过我们命运的人。杨学为就是这样的人。

40年前的6月,40岁的他走进教育部高校招生会,和邓小平走进了同一场历史转折中。恢复高考的文件经他之手起草,最终经邓小平之手一锤定音,在1977年那个特殊年份里,成为冬天的第一声春雷。

从那至今,又一个40年,杨学为的人生再没离开过高考,国家教委招生处处长、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教育部(1998年改名)督学……与之相应的,是40年来1.08亿人闯过了高考的大门。

人们会忍不住想象,那些主导过我们命运的面孔是什么模样?京城一隅,门开处,是一位眉目慈祥、言谈理性、思路清晰的老人。

1  “高考的废与立,是国家乱与治的先声”


1977年4月,教育部借调我去参加高校招生会。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参与一件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大事。

6月29日,招生会在山西太原晋祠宾馆召开。教育部提出的《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草稿)》,只在肯定“文革”的前提下,作了个别修改。这个意见稿,自然引起大家的激烈反对。开完会,秘书组让我起草领导的总结讲话稿。我就根据会上多数人的意见和自己的理解,通宵达旦写了个草稿,把“四人帮”批了一通。结果,总结会不得不推迟到下午,领导亲自改讲话稿,通篇都是“高举”“到底”之类的词,而招生工作的重大问题一点都没涉及。

最终,教育部送给国务院的报告还是一个旧东西——继续实行“四人帮”那一套,不考试,政审第一,搞推荐。

当时哪会想到还有第二次会议,说得直白点,邓小平没恢复工作前,谁知道会怎样。但在招生会结束前夕,传来了爆炸性消息:邓小平复出了,而且自告奋勇抓科教!8月,邓小平召开科教座谈会。参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发言非常踊跃、大胆。

8月6日下午,武汉大学的査全性老师石破天惊地提出:马上恢复高考,已经耽误太久,不能再耽误了。这个话题一挑明,大家都很激动。邓小平见状,大受触动,唯一担心的是招生会已经开过了,今年还来不来得及,就问坐在旁边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刘西尧回答说,假如推迟开学就来得及。邓小平当即拍板:“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今年下决心按要求招生,招的学生要符合要求。”座谈会第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于是,教育部紧急通知,8月13日召开第二次招生会。一年之内,两开招生会,只此一次。9月中旬,会议简报、招生意见讨论稿陆续送到了邓小平手里。邓小平看到依然苛刻的政审条件,极为生气,先严厉批评了刘西尧,接着连说3个“繁琐”,大笔一挥全部勾掉,“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1977年,邓小平拍板推迟开学、恢复高考。教育部紧急召开当年第二次招生会。图为相关文件。(杨学为供图)

后来,我们起草小组就一字不差地照抄了他的这段话。邓小平的亲自掌舵,促使第二次招生会达成了一致意见:废除推荐,恢复考试,招应届高中毕业生,按分数择优录取。

今天回想,还是要说:邓小平真正了不起!媒体常说,此举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我要说:何止!恢复高考改变的何止是个人命运,更是国家命运。1966年6月18日,北京中学生发表了两封公开信,要求废止高考,这先于《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又先于拨乱反正。高考的废与立,是国家乱与治的先声。


2  “考完高考,脸都瘦了一圈”


1977年的招生会争论的是要不要恢复,至于要不要考试根本没讨论,1978年的招生会才补上,争论的结果,确定要考,而且要全国统考。

1978年还有一个细微但重要的变化:考生能知道分数了。今天不能想象吧?但以前,分数是绝密的,不让你知道。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成绩好的有可能被“走后门”挤掉。邓小平知道后,1978年3月8日明确给了一个指示:以后要公布高考成绩,“这是堵后门的最好办法”。

恢复高考后,题型延续了科举以来的帖经(填空)、墨义(简答)、策论(论述)等,以主观题为主;评卷也有主观因素,评卷老师的喜好对分数影响很大。有一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学生谢小庆跑来找我,说注意到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很大,想立个课题,问我要29个省的作文试卷做研究。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就一口答应了。那学生还真研究出了东西:判卷主观喜好对同一篇作文的影响,高低分相差达29分。后来这课题得了北师大和北京市的特等奖,也引起了教育部领导的重视。从此有了规定:每份试卷至少两人同评,分差大则送阅卷组长处评,再有分歧则小组集体讨论评分。

评分标准化了,考题也得标准化。中国没经验,就去美国学。1982年我们到了美国,一看卷子上的选择题,没见过,真新奇!更新奇的是有种机器,选择题的答案从这边进去,从另一边出来时就判完了,一小时能处理6000份试卷。我们就像小孩子趴在收音机前看里面有没有人一样,真想趴在机器上,看里面到底有什么。1985年,我们启动标准化命题试点,从此选择题成为重要题型;命题质量也稳定了,不再一年难一年易。

3  “杨主任,你把阶级感情都收没了”


1987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因为考试中心成立了。

1987年考试中心成立初,杨学为在玉泉路30号办公地址门前留影。 (杨学为供图)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我们去美国学习时,他们就说,考试这事还是从你们老祖宗那学来的呢!中国几千年组织考试的窍门就是:一个专门的机构,一批有经验的人。但废除科举后没有了。恢复高考后,命题归教育部计划司招生处负责。

1982年,处长的孩子高考,需要避嫌,我就被指派去负责命题工作。命题老师中午把试卷送到保密室,就去吃饭了,谁来看着?只能是我。我待在保密室里,突然有些害怕:如果现在来个小偷,把玻璃一砸,我是去追小偷呢,还是留下来看卷子呢?如果追小偷,有人趁机把卷子偷走了怎么办?要是留下来看卷子,小偷跑了去哪找?真是一团乱麻。

 创办考试中心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1987年,考试中心成立,17个人,4个处室,一个命题处,一个考务处,一个科研处,还有一个办公室,就在北京十一学校的宿舍楼里开工了。

白手起家的摊子,最现实的难题就是缺经费。于是我和几名同事一合计,想自收自支,向参加高考的学生收点钱。一开始大家思想转不过来:高考是国家大事,国家不给钱,还要收钱?各省也不理解,有个省的招办主任甚至打来电话:“杨主任,你把阶级感情都收没了!”我们只能到处做工作,过了三四年,各省愿意配合了,情况逐渐好转,考试中心最难的时候才熬过去。

既然有了考试中心,就要为大家提供一个科学的、好的高考。我给每科设立了一个学科秘书,他负责在全国物色命题老师,这些老师第一人品要好,第二学科要精,通常哪个大学哪个系比较出色,就去哪物色,一年一科召集十来个命题老师,哪个水平高、表现好、出题水准稳定,明年还请他。这个高考命题制度,就固定下来了。


4  “高考无法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记得当年,我们印好了卷子,从大兴往北京运,是自己开车,偷偷摸摸地运,一路上提心吊胆。现在,试卷都是武警开车护送。到了高考的日子,交警在考场周围站岗,禁止车辆鸣笛。环保局下禁令,考点和住宅区附近的工地要停工。天气预报按照春节同等规格,给高考预报3天的天气。40年了,教育部的权力并没有变大,而是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在这种空前的重视下,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种种担忧,投射到高考上来了。“中产阶层焦虑”也好,“寒门难出贵子”也好,“学区房狂热”也好,都是一件事:公平焦虑。

但整个社会的公平,无法由高考来解决。比方说这孩子他爹是教授,他妈是博士,家庭环境特别好,从小有一对一的外教,这不是高考能解决的。高考可以做到什么呢?就是给所有人一个科学的考试,一个公平的分数线,让这场考试成为社会公平的“压舱石”。

最早提公平问题,是在上世纪80年代。理论上讲,相差20分以内,水平属于同一档次,但高考1分就决定命运,公平吗?确实有问题。

1984年,我搞了保送制度,特长突出的孩子可以保送。但很快发现了新的不公平:什么算特长突出?不能量化就有人“走后门”。我说,保送100个孩子,有50个是真的,就值了。但“走后门”越来越多,就停掉了。

现在,我们承认高考不能考察个性,所以呼吁大学自主招生,结果又担心在人情社会里会渗透不公平。这种担心,跟当年是一样的。


我觉得,2014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很好的意见。现在上海、浙江在试点,语数外都上,上完后,选物理的去上物理,选生物的去上生物,整个中学变成了走班制。那么老师够不够?课堂够不够?浙江、上海是够的,可青海呢?甘肃呢?中国太大了,如果不考虑具体省情,简单推广,最理想、最先进的方案,最吃亏的可能是最边远、最落后的地区。

对考生们来说,统一的考试和分数线,才是唯一公平的。高考能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公平,所以高考依然是普通人向上流动的唯一武器,依然背负着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我今年80岁,人生的后40年能与高考紧密相联,是我一生的幸事。我辈原是平凡人,赶上了好时机,在国家转折里改写了命运。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让高考变成一个好的考试,优点多一点,缺点少一点。我希望我做到了。

  

 原题:《“恢复高考就像在中国大地上爆炸了原子弹”

作者:杨学为(口述)  《环球人物》记者  许陈静 姜琨 郑心仪(整理)


版权声明

 

「醒客教育思想网」系公益性网站,所转载内容均非用于商业用途,

除部分本站自行生产内容,

本站所刊出其他内容之著作权,均归原文作者/原发表平台所有,

若权利所有人不愿其作品为本站转载,

请联系工作人员(edu.thinker#hotmail.com)删除。

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