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开深思“语文之痛”,独自编写“一个人的教材”

发表时间 | 2014-8-17   来源 新民周刊



叶开认为当下中国语文教育的核心弊端就是以语文课本为中心,不知课外读物为何物,视野狭隘。一个学期,捧着一本语文书,早自习,摇头晃脑朗读,上课时,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只管认真听讲死记硬背,每一本语文书的容量都很有限,如果只读这么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你的知识面如何拓展,文字水平如何提高?所以,在叶开看来,要提高语文水平,无甚高招,简而言之一句话:“真正要写出好作品,需要深挖自己的内心,结合自己的真切体验,再以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基础。”

“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课后作业题问。

乔乔答:“孔明和庞统。”错!语文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乔乔是上海作家、《收获》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廖增湖(笔名叶开)的女儿,对于这样的标准答案,叶开感到无可奈何。

篡改巴金,语文之痛

女儿上学之后,叶开也开始关注学校里的语文教育,他把乔乔的几本语文教材全都仔细看了一遍,越看越感到问题严重,一些原本是经典的作品,到了教材里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比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巴金原文的“有着数不清的桠枝”被改成“树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被改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被改成“树上就变得热闹了”……他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将《鸟的天堂》原文和课本上的版本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对比,证实巴金作品遭到大幅度篡改。这让他感到非常震惊!

还有一次,乔乔的班主任要求,请学生家长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看考试”,优异者将选登在校园报纸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的他,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可是当他拿到这个作文题时,却抓耳挠腮,费时良久,写不出让他自己满意的作文。最后,勉勉强强,改了两遍,憋出一篇。自然,这篇作文没有登上校园报纸,出于好奇,他把校园报纸上的优秀作文拿来欣赏一下,发现那些被老师认为“优秀”的作文,清一色都对考试持赞美的态度。

他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200811月,他写了第一篇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文章《语文的物化》。在文章中他写道:“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很多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欣赏鲜花自身的美丽,而是在鲜花这个符号上寻找道德寓意。”

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晓苏的邀请下,叶开在教师版上一口气写了12篇专栏文章,专栏的题目是“语文之痛”。他仔细分析中国语文教材之后,认为这些教材课文大部分很差,完全脱离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现实,极大地误导了中国学生,让他们误以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不值一提。就像他的笔名(古龙笔下的人物),以笔为刀,掷向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之后,这些文章结集为《对抗语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一年之内加印了五次。

有不服气的资深语文老师就说:“语文是一门科学,你一个外行懂什么?有本事你也编一套语文教材。”

本来是气话,想要将叶开一军,没想到这反而激发了叶开的灵感。他说:“作为‘外行’,有一次我接受记者采访,我就说:‘其实我一个人就能编教材!’”

这算是被“激将法”逼上梁山了!2012年的夏天,他同《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和《上海文学》编辑甫跃辉二位在单位吃饭,他们就撺掇他编写一套“一个人的教材”。他随手就将这个雄心壮志贴在微博上,不到十分钟,凤凰联动出版公司的张小波董事长马上回应说:“我们出!”并且很快派来了两位编辑签合同。

他不由地点赞“‘互联网思维’,速度就是快!”

叶开实际开始编写时,发现困难不少。他所面临的是广阔浩瀚的材料,先要挑选那些候选的作品,认真阅读,然后定下编写思想和体例,据此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编写。这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做,耗时费力。第一部分四册,首先选择当代的文学作品。他想,如果读者买账,销售情况良好,能够让他继续,他就再编写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分册。

两年之后,叶开一个人自编的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先出版“当代小说分册”和“综合阅读分册”),3天内销售2万,10天加印3次,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鲁迅之外,另有天地

这套书原来叫“一个人的教材”,书稿送到出版社后,根据编辑的意见,改成现在的名字。确实,不出编辑的所料,这样的书名,立即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有网友在叶开微博上留言评论“是否可以把最好的‘最’字去掉?”有了“最”字,是不是显得有点转?叶开答:“这是中国好的语文书?这题目怎么这么怪呢?”

最好,可能只是出版社的一个噱头,但至少,叶开以一己之力编选的教材,提供了官方语文教育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叶开对记者说:“这套书的体例比较特别,不按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而只是一种进阶阅读和写作的指导,书中有非常详细的点评,分析和延伸阅读材料指导,认真的读者读了其中一篇之后,会对相关的作家、作品,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编这套书,主要是有感于现行语文教材脱离当代文学创作的现状,主要针对性选编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阅读体验。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可以感受汉语的美和魅力。”

叶开认为当下中国语文教育的核心弊端就是以语文课本为中心,不知课外读物为何物,视野狭隘。一个学期,捧着一本语文书,早自习,摇头晃脑朗读,上课时,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只管认真听讲死记硬背,每一本语文书的容量都很有限,如果只读这么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你的知识面如何拓展,文字水平如何提高?所以,在叶开看来,要提高语文水平,无甚高招,简而言之一句话:“真正要写出好作品,需要深挖自己的内心,结合自己的真切体验,再以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基础。”

从莫言的《大风》到朱天文的《风柜来的人》,从梁实秋的《下棋》到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两册书集结了海内外众多名家作品,但是颇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其中少了鲁迅的身影。叶开解释说,之所以不选鲁迅,不是因为鲁迅不够伟大,而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鲁迅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出现在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最优秀作品基本都被挖掘一空了,没有什么遗漏的‘新鲜货色’,鲁迅之外,杰出的现当代作家还有很多,需要读者去更多地学习,更多地了解。”

叶开觉得现行语文考试标准答案模式,既“测不准”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测不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其中问题多多,而他编选的这样一套语文教材,当然无意取代现行的官方语文课本,只是可以提供一些新鲜的文本、新鲜的感受、新鲜的刺激和触动,如果能达到这一点,也算是功德圆满了。说到底,这套文本选读更多地担任了课外阅读的功能。


原题 一个人的教材]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