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红牌:法学教育究竟怎么啦?

作者 | 韩晓蓉   发表时间 | 2014-08-04   来源 | 澎湃·教育家

 

法学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而成为就业“红牌”专业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而成为就业“红牌”专业,并连续七年上榜。调查还显示,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法学大类本科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预警专业中,也能找到法学类专业的身影,法学人才培养究竟怎么了?上海自贸区需要大量的法学法律类的人才,是否预示着上海自贸区人才培养出现了瓶颈?高校中是否需要设立专门的“自贸区专业”?

“法学作为长线专业,有统计显示,至今连续三年就业率排全国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中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是社会不需要这么多法律人才,还是我们大学的培养不对路?” 上海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少华教授忧心仲仲,他对澎湃新闻坦言,全国目前有634家法学院(系),在校生十多万人,“量太大了,而且人才培养的门槛及成本很低,甚至有一些原先没有学过法学的老师,由于原先的专业进行分流,直接转岗教法学和法律专业。”郑少华告诉澎湃新闻,在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中要强调复合性,只有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以澳大利亚法学法律人才培为例,在澳大利亚的38所公立大学中,悉尼大学的法学院和墨尔本大学的法学院都有严格的人才培养规范,澳大利亚的大学通常学制是三年,但是在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法学院,至少要学五年,而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最受市场欢迎,毕业生相当抢手。这为自贸区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复旦大学高级律师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龚柏华教授告诉澎湃新闻,不可否认,从广义而言,法学教育目前的教育方法远远落后现实需求,法学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是现状,但法律人才的供应却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尤其是对于一线名校而言,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压力较小,但是对于法学法律类毕业生总体而言,高校在培养时就应该拓宽培养的路径,进行通识人才的培养,打造卓越人才。

事实上,教育部和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都意识到了法学法律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规划。2011年的10号文件《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就列出了高端法学法律类人才的培养路径,上海市教委投入专项经费建设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个,其中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不少于10个。

龚柏华也建言毕业生,并非学法学、学法律就一定要做律师。这样的界定比较狭义,只要具备了国际化和法律化的知识和实践,可以适应自贸区的要求,就可以在上海自贸区里有用武之地。

高校中是否需要设立专门的“自贸区专业”?龚柏华对澎湃新闻说,其实不必拘泥于形式,当年中国刚加入WTO时,高校中也一窝蜂设立WTO专业,后来也慢慢弱化,对接上海自贸区,接受过通识教育、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法学人才最受欢迎。

华东政法大学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小勇教授告诉澎湃新闻,法学院人才的需求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但他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总体形势是乐观的,在他看来,有些毕业生在工作几年之后,考取了律师资格证,有了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就业越来越好。贺小勇教授也建议,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学一点法律的常用知识。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