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服看教育生态:屏蔽不了的现实差距与不平

作者 | 柯昌   发表时间 | 2014-09-11   来源 | 共识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和媒体增进人与世界的互动,学生像其他群体一样也越来越难被辨识。随着波兹曼宣告“童年消逝”,我们可能会慢慢发现现代媒介逐渐使学校、学生和社会的界限消逝。随着学生早熟、学习的终身化,“学生时代”的特殊性将逐渐降低。

大街上,校园中,我们总能不太费力地辨别出“学生”这个群体。除了依靠年龄、身高等特征,最明显的是校服。它有着极强的代表意义,是学生身份的标志。某种程度上,它和校徽(校牌)等,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之一,构成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能够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影响。

据考证,英国的校服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校服都有历史渊源,现在很多国家校服的款式都是学习英国的。因为地缘等一系列因素,中国学校校服的出现可能更多地受到了邻国日本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校服诞生于近代新式学堂,时间约在辛亥革命前后。民国以来,随着各种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学校教育的完善,校服开始成为学生的特定制服,构成校园的日常风景。三四十年代,满汉服装相融的新式旗袍在校园大行其道。到五十年代,全国人民穿起蓝色或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基本退出历史舞台。1958年以前,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那时,校服比较随意,没有特定的款式。到六七十年代,运动接二连三,草绿色的军装成为实际的校服。

改革开放后,校服重新回到校园。刚开始还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没什么统一的要求。之后,教育部在1993年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虽说没有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和面料各有不同。

其实,不论是英国、日本,还是现今的中国,推行校服的目的可能有这么几个:希望统一的着装能平衡家境不同的学生的心理;突出学校特色,反映治学理念;标识学生群体,增加社会认同等。但就中国的教育生态而言,校服的这些功能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削弱,至少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首先,随着媒体的发展,学生能够方便快速地获取资讯。在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的转型社会,当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因为权力、财富或者知识占有不均而陷入分裂”的时候,当学生看到或者亲身经历到教育领域各种不公平现象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如何被平复?这种情况下,我们以校服屏蔽各种现实的差距和不平等,能够达到预设的目的吗?

还要谈谈操作的问题。学生除了要穿校服,可能还要统一鞋子、书包等,因为这些东西也能昭示差别,引发不平衡心理。而且这样一来,家长甚至可以不用担心孩子因在意自己的着装而不太关注学习了,简单方便。

其次,很多学校的校服设计很有特色,能反映学校的治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校服本身所带来的认同和荣耀可以影响学生的身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着校服是学校规定,不可以完全说是被强制的,但至少选择空间不大。一些学校甚至把学生穿不穿校服作为德育管理项,不穿就批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穿校服并不是一种权利,更像是强制的义务,与我们想要的认同或荣耀恐怕是渐行渐远。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似乎在反映某种教育现状:相关人士把很多高大美好的东西和很多丑陋卑鄙的心理、做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做得也并非不用心,但把水搅浑的结局是可悲的,好的东西被消解,差的需要眼力才能看清。别忘了,一个社会的教育,可能是它的精神状况所在。

再次,很多学校的校服有设计想法和选择理由,对于决策者而言,有问询就会有答案。但仔细想想,可能还有很多问题得不到令人信服的回答。

现在的校服尤其是运动装,款式相对单一,结构松垮,没有性别差异。我们不能要求将校服做得跟时装一般美感时尚,也不至动辄将它与个性、审美、创造力挂钩,但单论制作就已经让人不省心了。

校服在面料、款式、颜色、型号上杂乱无章,夏天不吸汗,冬天不饱暖,有的校服甚至是甲醛超标,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而且校服的购买方式比较单一,不太透明。在诚信不足、法治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不经“提醒”,可能还真不知道水有多深。

最后,校服还有一层社会功能——身份标识。换句话说,校服可以让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被社会明显地感知。一个社会要对学生有明确的认知和对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意味着社会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群体在社会力量面前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弱势、不成熟,因而需要被特殊看待。

从社会文化角度,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和媒体增进人与世界的互动,学生像其他群体一样也越来越难被辨识。随着波兹曼宣告“童年消逝”,我们可能会慢慢发现现代媒介逐渐使学校、学生和社会的界限消逝。随着学生早熟、学习的终身化,“学生时代”的特殊性将逐渐降低。对于“不成熟”的定义,可能需要社会再度思考。

另一方面,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增多,校园安全乃至性侵事件被披露,穿着校服的可能不是我们观念中的“学生”了。穿上校服,可以显示学生的身份,但如果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可能穿校服只意味着受伤害的机会更大。这么说,未免危言耸听,但校服未必是一种根本保障。

不论如何,很多学生都在或将要穿校服,这里有教育的影子。校服的功能想要很好的体现,可能更需要教育领域或者整个社会更多的调整、努力和配合。除此之外,我们可能还要思考这个时代,想想需要什么样的未来。如果我们的时代真的是“社会开放,价值日益多元,个性越来越彰显”,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穿相对统一的校服?或者说,这种统一带来的效果即便真的达到,跟多样、开放相比,我们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原题 | 校服上的教育生态]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