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的精英阶层教育理念——蒙特梭利教育

译者 |  tinoKING   原作者 | Peter Sims   发表时间 | 2011-04-08   来源 译言网



对个人而言,人生是马拉松,不在乎教育的起点是否落后;但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教育是接力马拉松,一步晚,步步晚。比对一下美国的学前教育,和整个教育理念,我们不应再对自己的基础教育沾沾自喜了。

一位曼哈顿的母亲,尼克尔.英普瑞西亚,状告她4岁女儿的学前班,称该非传统的私立学前教育使得她女儿没能考入私立学校。这是个只能在纽约发生的笑话。

如果少关心一下成绩,多鼓励一下在蒙特梭利体系中所学的探索精神,她女儿和我们孩子的前途还是光明的。

讽刺的是,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进入有创造性的精英阶层的最佳保证,其培养成的有代表性的校友举不胜举,其家族成员包括: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电子游戏的先驱威尔.莱特,还有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更别提茱莉亚.切尔德和说唱歌手吹牛老爹。

这是怎么教出来的?我们能从这一培养了如此之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人才的蒙特梭利体系中学到什么?

毕竟,像亨利.福特和托马斯.爱迪生这样一辈子都在鼓捣新奇玩意儿的人,他们的成功法宝就是创造、实验、失败、再实验。他们所做的,就是不断的探究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体系,由玛利亚.蒙特梭利创立,不分年级和成绩差异,而是创造一个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混合的,合作的自主学习氛围,并给予大量探索时间。主要针对2岁半到7岁的幼儿。

蒙特梭利的成功家族成员所显示的创造性商务思维模式得益于他们接受广泛的6年蒙特梭利式的教育。杨百翰大学的杰佛瑞.戴尔教授和跨国商务学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哈尔.格雷格森对3000名行政人和500位从事创新公司或有发明的人士进行了调查。

“有一部分创新企业家曾接受过蒙特梭利教育,学会受好奇心驱使,”格雷格森先生说,“他们很好的阐释了苹果的广告效应,很早就学会想不一样的,做不一样(甚至说不一样的)。”

2004年,当芭芭拉.沃尔特斯采访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先生时,问到他们的成功是否得益于父母均为大学教授时,他们坚称是因为早年所受的蒙特梭利教育。“我们都受蒙特梭利教育,”佩奇说,“我认为你是一种抛除陈规的教育,是一种自发的关于世界的问询,自发的不想人云亦云。”

威尔.莱特,畅销的“模拟人生”系列游戏的创始人,同样给予高度评价,“蒙特梭利教给我探索的快乐,所有的事情不是老师教你如何做,而是靠自己,模拟城市就是蒙特梭利所出。”

据杰夫.贝索斯的母亲回忆,小贝索斯在学校是如此的专心于自己的研究,老师不得不把他从椅子里拽出来,才能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我一直觉得,自从像托马斯.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之后,持续的有一种开创精神存在着。”贝索斯如是说。很明显,这种探索的心态就是蒙特梭利所寻求的。

神经科学作家乔纳.莱赫援引2006年《科学》杂志刊登的研究,对两组被学校入学抽签选中的学生在教育成果的演示进行了比对。一组来自密尔沃基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另一组学生接受其他学前教育。

5岁结束学前教育时,“证明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学生明显在阅读和数学方面优于其他未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学生,”根据研究,“他们在‘行政能力’上也表现出色,在适应变换和复杂问题上有突出能力,这是未来求学和人生成功的一项指标。”

当然,蒙特梭利方式有悖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比如,我们的学生很少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少有创新的实验,很少有犯错的空间,甚至不许犯错。我们主要通过是否给出正确答案来评定一位学生。很不重视学生发展独立的创造性思维,鲜有充满想象力的头脑,禁锢了学生的自我探求欲望。

创新事务的缔造者们的成功不是因为才华横溢,而是因为他们不断探索。

比如谷歌,不是因灵光一闪而开始的,是一项改进图书搜索的工程,通过了一系列细致入微地讨论才得以开展成为商业模式上的革命。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不是因巧妙的构想而获得成功,而是因为他们事无巨细的讨论过。

同样,亚马逊的企业文化是实验和探索。贝索斯先生解释亚马逊在发展新市场时的策略分别为“埋种子”和“死胡同”。他们因势利导的学习并发现机遇。许多努力化为泡影,但是贝索斯坚信“有时,你走进一条胡同,胡同的尽头就是宽广的大道。”

或许,蒙特梭利的两位校友只是偶然的成为了两家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的老总,又或许,蒙特梭利家族成员能给我们一些为时未晚的启示。

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随着实验和求知欲增涨,我们一步步的迈向成功。那些在贝索斯身边工作的人发现,在问“为什么”时,他们同时还说“为什么不呢?”和“那又能怎呢?”,这成为他们最杰出的素养。

问题就是新的答案。


译注:只要是符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学校,一律可以称为蒙特梭利学校。玛利亚.蒙特梭利没有对其研究的教育体系注册专利。


原题 我们急需的创新力由何而来?]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